大家好,我是中医周全,如今临床已有40余年,接诊的类风湿患者几乎数不过来,说实话,大部分都在这一方上加减运用,今天就说出来。
说起这个方子,还跟我的村医爷爷有些关系,我的爷爷是我们那里的村医,我因为受到他的熏陶才有学医的念头,当年考学学医,进入医院当医生,一路以来都想让爷爷以我为傲,所以有一点小成绩的时候就爱跟他“炫耀”,没想到,直接被爷爷“发配”贵州游历。
他说,课本里学到的知识有限,而人也不会照着课本去生病,让我去找一位贵州的游医,跟着他好好学习一段时间,他是爷爷的好友,虽然没有到大医院工作,但经验却是十几个人都赶不上的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当时坐火车赶过去的时候其实我还是有些“瞧不上”的,有这么大能耐的人怎么可能甘心居于这种物资匮乏的小地方,结果当我看见他一个人住,房子里里外外都挂满了自己采的药材,一个四四方方的小院子居然连一个人的过道都小的可怜,老先生自己穿的很破旧,衣服上还有补丁,但房子里老先生自己摘抄的方子,患者病历,这些却都保存的很整洁,心里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。
知道我的来意,他很热情,带着我看他的“药材库”,还不时给我介绍其中的作用。
文无第一武无第二,老先生聊着聊着就开始考我了:“小孩不吃饭,你咋治?”
说实话这问题太宽泛,我就答:“脾虚就用健脾丸,积食就用保和丸,夏天要是暑湿闹的,就喝藿香正气水。”
“太麻烦,太麻烦!” 老先生直摇头,“我就用一味药,鸡矢藤煎水,三天准好。”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我一下反应过来,这是《太氏药谱》里的方子啊。先生点头夸我,说以后治病别太死板,要活学活用。
接着又问:“听你爷爷说你现在看类风湿这个病多一些,这种病你一般用啥药?”
我说:“类风湿疼起来复杂,有的是湿重,有的是寒重,有的还带着瘀,常用独活、桑寄生这些祛风湿的,再加点活血的。”
先生微微点头,又追问:“你常用的核心药是啥?”
我答:“像秦艽、威灵仙这些,能通关节,祛风湿,不少患者用着也管用……”
没想到刚才还温和的医生突然板起脸,严肃的给我说:“药是好药,但你应该发现了,效果太温和,反而失了准头,是不是?这是没搭对。你可以在方子加苍术、黄柏,再配桂枝、防己,一下子变化就出来了。”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我当时就琢磨,苍术能祛湿,黄柏能清热,类风湿好多患者关节又肿又热,就是湿热裹在里面;桂枝能通经络,把药劲引到关节里;防己能把关节里的湿邪往外赶—— 这几味搭一起,刚好对着湿热型的类风湿。后来我试了试,对那些关节红肿疼、摸着手心热、舌苔黄腻的患者,用苍术、黄柏配桂枝、防己,确实比之前单用祛风湿药快。
老先生又说:“要是患者关节疼得固定,按着力气大了更疼,那是有瘀,得加川芎、桃仁、红花,药房里的桃仁要是放久了,效果差远了,我这山上刚采的,你拿点回去试试。” 说着就给我包了一小袋。
跟着老先生待了一段时间,采药晒药跟诊开方,慢慢的,我也学会了很多,后来碰到类风湿患者,辨证体质寒湿夹杂淤堵的患者,我就沿用老先生的这个思路,确实收获颇丰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前年有个42 岁的患者,类风湿关节疼快 4 年了,主要是膝盖和手腕肿疼,早上起来得僵 1 个多小时才能动,一到阴雨天疼得更厉害,晚上睡着能疼醒,平时还觉得口苦,小便黄。我看他舌头,舌质红,苔黄腻,摸脉是滑数的。
诊断:类风湿关节疼痛;辨证:湿热痹阻,兼有瘀滞;治法:清热利湿,活血通络。
拟方:苍术、黄柏、桂枝、防己、川芎、桃仁、红花、羌活、甘草
患者吃了3 剂,就说膝盖不那么肿了,疼也轻了点,晨僵缩到 40 分钟;又吃了 7 剂,手腕能正常活动,阴雨天也不怎么疼了,晚上能睡整觉;总共吃了 20 剂,关节肿疼基本没了,晨僵就剩 10 来分钟,随访半年,没复发。
方里苍术、黄柏清关节里的湿热,是核心;桂枝通经络,把药劲带到膝盖、手腕;防己、羌活把关节里的湿邪祛出去;川芎、桃仁、红花通瘀,让关节里的气血能流开;甘草调和一下,别让清热的药伤了脾胃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说到这儿,我记起当年临走时,我问老先生:“您这么厉害,有没有想过离开这个地方呢?”
老先生看着那一地刚摘的药材摇了摇头,“舍不得啊,自从学了医,身上的责任越来越重,到我这把年纪,也不想再漂泊了,只想守着这片土地,这些人,让他们健健康康的,就够了,你爷爷当年不也是一样吗?”
我知道老先生的意思,我也明白了他愿意教我这么多也是希望趁我年轻,可以把这些经验传递出去,让更多的人受益,从此我接过了这些期待,在这个行业扎根了40多年。接下来,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如我一样,前赴后继,深深扎根在医学领域,为更多人的健康保驾护航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在线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